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汽车 热门汽车

ABT试剂是什么牌子_a仪器

tamoadmin 2024-08-11 人已围观

简介1.你认为现代科学技术还将创造一个个怎样的奇迹?请发挥ABT-199 (GDC-0199)是一种Bcl-2选择性抑制剂,Ki为<0.01 nM,比作用于Bcl-xL和Bcl-w选择性高4800倍以上,对Mcl-1没有抑制活性。Phase 3。体外研究:ABT-199 对Bcl-xL, Mcl-1 和Bcl-w具有低的敏感性,Ki分别为48 nM, >444 nM 和 245 nM。AB

1.你认为现代科学技术还将创造一个个怎样的奇迹?请发挥

ABT试剂是什么牌子_a仪器

ABT-199 (GDC-0199)是一种Bcl-2选择性抑制剂,Ki为<0.01 nM,比作用于Bcl-xL和Bcl-w选择性高4800倍以上,对Mcl-1没有抑制活性。Phase 3。

体外研究:ABT-199 对Bcl-xL, Mcl-1 和Bcl-w具有低的敏感性,Ki分别为48 nM, >444 nM 和 245 nM。ABT-199 有效抑制FL5.12-Bcl-2 细胞, RS4;11细胞, EC50分别为4 nM 和 8 nM,作用于 FL5.12-Bcl-xL细胞具有低活性,EC50为261 nM。ABT-199 诱导RS4;11 细胞快速凋亡,细胞色素c释放,caspase激活,磷脂酰丝氨酸外化,及sub-G0/G1 DNA积累。定量免疫印迹表明,ABT-199对包括NHL,DLBCL,MCL,AML和ALL细胞系的灵敏度,与Bcl-2的表达强烈相关。ABT-199也诱导 CLL 凋亡,平均EC50 为3.0 nM。

体内研究:ABT-199 (100 mg/kg)处理RS4;11 移植瘤,产生的最大肿瘤生长抑制率为95%,肿瘤生长延迟152%。ABT-199单独处理或与SDX-105及其他药剂联用处理DoHH2和Granta-519移植瘤,也抑制肿瘤生长。

你认为现代科学技术还将创造一个个怎样的奇迹?请发挥

放射性配基是核医学的一种。核医学是研究核素、核射线及其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学科。

根据核医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手段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将核医学分为:临床核医学、实验核医学(又称基础核医学)和分子核医学三个大类。临床核医学主要是应用核素、核射线和核仪器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基础核医学是应用核素、核射线和核仪器进行医学基础理论和药物作用机理研究;而分子核医学根据核素的“分子”示踪原理,从细胞结构、生物化学反应及代谢等方面,在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分子医学水平上,揭示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及疗效和机理。临床核医学、实验核医学、分子核医学之间虽然有差异,但是,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以原子核物理为基础。为此,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核医学的整体。在中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最早引用,并在实际中广泛应用的是实验核医学和分子核医学。

由于微电子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和结构生物学等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单克隆抗体等的出现,核仪器和试剂等有关核医学技术和方法迅速更新。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egraphy,PECT)、放射免疫显影(Radioimmune Image,RII)、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免疫放射分析(Immunoradiometric Assay,IRMA)等新仪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建立和发展,使核医学对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优点更加突出。核医学在分子水平、基因水平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使诊断更加迅速、灵敏和准确,使治疗更加有效,使基础医学研究如虎添翼。

6.7.1核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目前核医学应用和研究的范畴主要有临床核医学、实验核医学和分子核医学三个方面。限于篇幅,本章重点介绍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实验核医学和分子核医学的主要方法及其原理。

6.7.1.1实验核医学

在中医临床和基础理论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核医学方法有:放射免疫分析(RIA)、免疫放射分析(IRMA)、受体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Receptor Radio-ligand Banding Assay, RRLBA)、放射自显影(Autoradiography, ARG)、同位素视踪(Isotopic, IT)等技术,以及以IT为原理而建立的同位素渗入法测定细胞免疫功能等各种方法。这里重点介绍RIA、IRMA 和RRLBA的基本原理。

1.放射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

RIA属于竞争免疫分析法,也称“标记分析物”技术(Ekins,1987)。其原理是:放射性标记抗原与非标记抗原同时竞争抗体上的有限位点,然后将结合与未结合的游离抗原分离,用液体闪烁仪或γ-计数仪测定其放射性分布,绘制标准曲线,从标准曲线中计算待测样本的含量。RIA的基本原理通常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Ag*+Ab ? Ag*-Ab (1)

+

Ag

?

Ag-Ab

式(1)中Ag*为标记抗原,Ab为特异性抗体,Ag*-Ab为标记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结合的复合物,Ag是非标记抗原,可以是标准品,也可以是与标准品相似的被测物。在RIA反应体系中抗体的结合位点是有限的,Ag*与Ag和Ab的结合能力是相同的。Ag*与Ab的结合与Ag的含量密切相关,遵守化学反应中的质量作用定律。也就是说,随着Ag量的增加,Ag-Ab结合增加,Ag*-Ab结合必然减少。Ekins等人建立了RIA的数学模式,推导出RIA的反应式:

K1

Ag+Ab ? AgAb (2)

K-1

式(2)中K1为结合速率常数,K-1为解离速率常数。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K=K1/K-1=(AgAb)/(Ag)(Ab) (3)

式(3)中K为亲和常数,将式(2)代入式(3)中,推导出:

b/f=(AgAb)/(Ag)=K(Ab) (4)

b/f=K(AbT-B) (5)

式(4)中b/f为结合抗原与游离抗原的比率,式(5)中AbT=Ab+AgAb,为抗体的总浓度,AgT=Ag+AgAb(式5中未见,原稿同),为抗原的总浓度,B为结合的抗原浓度。从式(5)中导出:b/f与结合抗原B的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若以抗原浓度为横坐标,以b/f或抗原结合率为纵坐标即可绘制RIA的标准曲线。现在出售的液体闪烁仪和γ-计数仪都带有RIA的各种计算软件,即可以由计算机绘制标准曲线,并直接给出样本的数据。

2.免疫放射分析法基本原理

IRMA与RIA的基本原理相似,其不同之处是RIA是用同位素标记抗原,而IRMA是标记抗体。尤其是单克隆抗体的出现,使IRMA迅速发展。由于标记的抗体可以与固体支持物以物理方法结合,使IRMA在分离结合与游离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时变得简单、快速、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量结果的精密度。

3.受体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的基本原理

受体是细胞膜或细胞内一些能与生物活性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蛋白质抗原以及药物或毒素等相互作用的大分子。它们是一类具有结合和识别能力、信号传导能力并产生生物效应的多肽或蛋白质。受体的概念早在1878年Langkey就提出了。但是,直到20世纪30年代,Clark研究乙酰胆碱对蛙心的作用,发现了剂量-效应曲线,才初步确定了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K1

R+L? RL (6)

K-1

式(6)中R代表受体分子,是Receptor的缩写。L代表与R结合的配基,是Ligand的缩写。K1是结合速度常数,K-1是解离速度常数。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K=K1/K-1=(RL)/(R)(L) (7)

式(7)中K为亲和常数,表示受体与配基的结合,与RIA一样,也遵守质量作用规律。因为受体的数目是有限的,可以被非放射性配基所饱和,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受体的数目可以由其与放射性配基的结合量计算出。

由于受体的放射性配基大多是氚标记物,因此,常用液体闪烁仪测量其放射性分布。新的液体闪烁仪都带有各种受体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的软件,可以由计算机直接给出数据。如果测定每个样本的饱和曲线,可以计算出该受体的结和容量(Rt)。当样本量少,可用单点法测量样本的Rt值。受体的单点测量公式如下:

Rt=(样本管平均cpm-NSB管平均cpm )/(仪器测量效率%×配基比活度×样本蛋白质含量×样本反应体积) (8)

单位以fmol/mg蛋白表示。

式(8)中cpm为放射性配基每分钟脉冲数;NSB为非特异性结合管;配基比活度可以从所购放射性配基说明书中查出;仪器测量效率由标准品测量参数给出;蛋白质含量是样本工作液的实际蛋白质含量,可按常用生化方法测量;反应体积是指反应样本管的总体积。Rt值一般以fmol/mg蛋白表示。

4.标记免疫分析进展

RIA和RRLBA所用的标记物是同位素,所用的结合物是抗体和受体。由于同位素标记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视,促使科技工作者寻找其灵敏度可与同位素标记物媲美,而又不造成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标记物。在这期间科学家使用酶标记技术、荧光标记技术及荧光偏振等标记技术。这些标记技术在用于标记免疫分析时,大大减少了放射性核素对环境的污染。但是,因为测量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较RIA、RRLBA差,以及许多生物活性物质还不能用酶标记及荧光标记技术测量,又给科学家提出了寻找新标记技术的课题。16年Schroeder用化学发光标记技术建立了竞争性蛋白结合法测定生物素后,次年他和Halman又分别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了甲状腺素(T4)。此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迅速发展。尤其是利用蛋白质工程及基因工程生产出单克隆抗体和抗体结合片段后,使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扩大到分析小分子抗原,尤其是甾体激素测定的所有样本。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体现了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重复性佳等优点,又增加了样本测量的全自动化进程。由于操作简单、样本用量少、测量速度快等优点,很受临床研究及临床检验单位的欢迎。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可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发光免疫分析,它们的原理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Ag+Ag-L+Ab? Ag-Ab+Ag-Ab-L (9)

式(9)中Ag代表抗原,Ab代表抗体,而Ag-Ab为抗原抗体复合物,Ag-L为发光物质标记的抗原,L为发光物质,Ag-Ab-L为抗原抗体发光物质的复合物。

非竞争性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原理:

sp-Ab+Ag?sp-Ab-Ag (10)

sp-Ab-Ag+Ab-L?sp-Ab-Ag-L (11)

式(10)和(11)中,sp为固相载体,sp-Ab代表将Ab与固相载体偶联,sp-Ab-Ag代表抗原抗体结合后仍与固相载体偶联,而Ab-L为发光物质标记的抗体,sp-Ab-Ag-L 为抗原抗体与发光物质复合物与固相载体偶联。

你认为现代科学技术还将创造一个个怎样的奇迹?请发挥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有朝一日我们一定能移居火星,在哪里建立自己的基地。

现代科学技术还将创造什么奇迹?还会怎样改善我们的生活?

说实话,再改善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了,

二十世纪是人类生活改变最多时代,

之前改变的少,之后改变的也不会太多了,

我想查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能创造什么奇迹

媒体曾多次报道全球的科研人员已发现多种可有效医治、甚至根治艾滋病的方法,现正进行一连串临床测试,可算是给艾滋病携带者的一线曙光,包括:

2007年6月,德国科学家宣布成功从人类细胞中分离出艾滋(HIV),令细胞再次变得健康。艾滋可被一种叫Tre的酶“剪走”,然后恢复健康,2010年前会在老鼠身上进行试验,预计2017年前会找出根治艾滋病的方法。

2009年:

6月,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则发现或可彻底治愈艾滋病的方法,使用现时治疗癌症的化学疗法,可将藏在免疫系统记忆T细胞内的艾滋一并杀死,故建议结合化疗及鸡尾酒疗法同时对付艾滋病。

7月,韩国蔚山医科大学发现高丽红参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该项长达21年的研究发现,其中一名于1988年确诊,从没服食艾滋病药物的病人,只服食高丽红参,但至今仍健在,显示该病人体内免疫细胞回复至正常水平,大部份艾滋的基因也被破坏,已接近完全康复状态。

9月,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共同宣布,双方合作开发试验的一种“联合疫苗”可将人体感染艾滋病的风险降低31.2%。

12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开发的新型艾滋病治疗方法首次临床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该疗法可能比目前广泛接受的鸡尾酒疗法更有效。

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教授罗伯特·班巴拉为首的研究小组或发现帮助艾滋病在人体内传播与复制的基因,这项成果将有助于开发治疗艾滋病的疫苗或新药。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艾滋病研究所的专家们宣布,他们能够找到一种可以杀死艾滋病的干细胞,将有效的防治艾滋病,该研究成果使成功治疗艾滋病的前景变得更为光明。

由捷克和德国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正在研制一种新的化合物,动物实验显示,它能够阻止艾滋病的复制增殖。该化合物日后可能被用于临床药物的开发。

2010年:

1月,中国湖南省的数位草医研制出中草药试剂,初步试验显示接受药物的患者艾滋病症不复发,体内艾滋病不复制。从而起到治疗艾滋病的效果。

2月,

英美科学家在1月31日的《自然》上宣布,他们合作进行的新研究发现整合酶的三维结构。整合酶在包括艾滋病等逆转录酶中可以被发现,并且帮助艾滋在人体内复制。这项突破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解决艾滋病研究领域长达20年的一个难题,进而找到更佳的治疗艾滋病的方法。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2月3日称,该所科学家发现了两种化合物,可作用于人类免疫缺陷(HIV)蛋白酶的新的结合点位,从而为开发出疗效更好、更抗耐药性的新型艾滋病药物奠定了基础。

3月,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香蕉凝集素能与艾滋病表面的糖类化合物黏连,“封住”遗传物质,从而阻断进入人体的路径。根据这项发现,研究人员或可研究出可以有效治疗艾滋病的新疗法。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目前正在使用的一种治疗痤疮的抗生素可有效阻止艾滋扩散或复制。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18日宣布,该机构的研究人员日前合成了一种分子,能够阻止艾滋病在细胞间传播。

请举出一个现代科学技术发现和发明的例子

新中国成立52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1.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2000年国内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896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0%,跃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在R&D经费总支出中,基础研究占5.2%;应用研究占17.0%;试验发展占77.8%。其中各类企业支出占国内 R&D经费总支出的60.3%,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表明企业逐步成为我国R&D活动的主体。

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17个(其中包括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0个)、国家工程中心 188个,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94个;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数44536篇,本国居民的专利授权量92101件,其中发明专利 30件。200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47亿美元;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工贸总收入6774.8亿元,工业增加值1476.2亿元。

2.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确定的科技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正在转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企业科技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242个国家级技术开发类研究院所已基本完成转制工作,多数科研机构的运作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取得初步成效,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科技得到了优化配置;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崛起,技术市场发展迅猛;巨集观科技管理体制逐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正在逐步展开。

3.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成果。人类基因测序、奈米碳管和奈米新材料、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微机电系统研究、南海大洋钻探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表面科学非线性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等八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为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4.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载人航天技术、运载火箭及卫星技术等航天高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两系法杂交水稻、基因工程药物、转基因动植物、重大疾病的相关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等技术的突破,使我国生物技术总体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晰度电视、"神威"计算机、大尺寸单晶矽材料、面板干细胞再生技术等重大成就的取得,使我国在相应领域跃入世界先进行列。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增强国防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国防工业的技术进步。

5.工农业科技获得进展。农业科技方面,仅"九五"期间共培育出600多个新品种,单产增产10%左右。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和节水技术、ABT植物调节剂和小麦旱地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等重大技术,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粮食增产目标的实现。

工业科技取得了若干重大技术突破,提升了重点产业技术水平。数字程控交换机、氧煤强化炼铁技术、镍氢电池、非晶材料等的产业化方面获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结合三峡工程、国民经济资讯化、积体电路、泰山核电站二期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了若干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计算机设计(CAD)、计算机整合制造系统(CIMS)等一批重大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药物、水利用和保护、小康住宅、夏商周断代工程等一批重大专案的实施,中国科技馆二期工程及一批科普设施的建设,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

(一) 背景材料

1.人类基因研究成就巨大

(1) 1999年12月1日,由英、美、日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宣布已被译出首对人体染色体遗传密码,这是人类科学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人类基因组是人类历史上与曼哈顿工程及阿波罗登月齐名的人类三大科学工程之一,但其价值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前两个。

(2) 2000年6月26日,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基因组草图终于绘制完成,我国科学家参与并高质量地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百分之一的测序任务表明中国科学家有能力起跻身国际科学前沿,并做出重要贡献。

(3) 2000年2月12日,参与人类基因组的六国科学家联合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其分析结果,人类基因组的完成图将于今年绘制出。绘制出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破译出人类全部遗传资讯。这一的实施将为人类自身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旧,给医药产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变化,将促进生命科学、资讯科学及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迅速

(1) 2000年12月2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它与2000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个系统建成后,主要为公路交通、铁路运输、 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服务,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 2001年1月1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1月16日,“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准确返回并成功着陆。这是中国航天在新世纪的首次发射,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它标志着我国向实现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在奈米技术领域屡创佳绩

我国科学家在奈米科技研究方面,居于国际科技前沿。最近的一次,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直接发现奈米金属的“奇异”效能—超塑延展性,奈米铜在室温下竟可延伸50多倍而不折不绕,被誉为“本领域的一次突破,它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无空隙奈米材料是如何变形的”。从总体看,目前我国有关奈米论文总数排行世界第四,在奈米材料研究方面已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

4.超级计算机智慧化

2000年11月29日,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台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的类人型机器人,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首次亮相。类人型机器人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5.国家“863“15周年成就展览举行

2001年3月,国家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了“863”15周年成就展。“863”自1986年3月实施以来,共获国内外专利2000多项,发表论文47000多篇,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2000多亿元。863重点支援的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整体距离明显缩小,开始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60%以上的技术从无到有,如今已进入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另有25%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原来的基础上也有很大进步。

(二) 与教材结合点分析

1. 从经济常识看: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起著决定性的作用;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

(2) 财政的巨大作用。经济发展靠科学,科学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这些事业单位的发展必须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援,背景材料中所列举的大量科技成果与财政的支援是分不开的。

(3) 当今国际经济的国际化,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是其中重要的表现。人类基因组草图从一开始就是个国际合作,由美国启动,英、日、法、德、中科学家先后加盟。

2. 从哲学常识看:

(1) 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是由于科学家尊重了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他们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2)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应坚持两点论和两分法。如人类基因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必将促进生命科学、资讯科学及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人们又面临着基因垄断、基因成果被过分用于追求商业利益等新问题。

(3) 认识深化发展的观点。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充套件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人类基因技术的研究过程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情况等事实,都是认识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3. 从政治常识看:

(1) 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2国家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和组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的职能。国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并运用到经济建设中去,促进经

济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和趋势

一、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紧密相联,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导致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的激烈变革。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已显示出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不同的新的特点。

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的主要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1、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呈现知识爆炸的现象。

2、科技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大大缩短

3、社会化的特点

4、各学科、各技术领域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

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的主要趋势

1、高技术不断渗透

2、软体倍受重视

3、技术与科学共鸣

4、军导时代走向终结

求现代科学技术导论 自考真题

历年真题

可以试试这个看

现代科学技术中事情指什么

现代科学技术中事情指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

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鲜明特征。在当代,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突破和指导,科学的深化则需要得到各种技术的支援和保证。科学与技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紧密结合,导致了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的许多新兴技术,如镭射技术、超导技术、基因重组技术等,都是现代科学的直接产物。越是新技术,包含的科学知识越多,高技术就是科学知识密集型的技术。当今,在科学上尚未搞清楚,而要想在技术上得以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历史悠久、长期靠经验发展起来的技术,如农业生产技术、建筑技术等,也同样不能脱离科学理论的指导。自然科学作为人类对自然界事物的理性认识.已经广泛渗透到技术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技术发展的关键,使技术真正成了科学的技术。

现代科学的研究物件,已不仅仅限于巨集观领域,而且还深入到微观领域、扩充套件到巨集观领域。要探索这些领域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必然要借助于强大的技术手段,尤其是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整套的技术装备。事实上,没有微波技术,就没有射电望远镜,也就没有现代天文学,没有超低温和超高压技术,也就没有超导微观理论;没有x光衍射技术,也就没有现代遗传学。

2、科学、技术、生产日益结合为统一体系:

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使当代科学技术在物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加强,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当代自然科学已不再是作为生产推动的结果,跟在生产实践的后面,按照生产一技术一科学的顺序发展,而是走在生产的前面,为生产的发展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形成了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的发展顺序。同时,从获得基础科学知识开始,经过在技术亡的实现,然后在生产上得到应用,并收到经济效益这一全过程的周期也大大缩短,使科学技术迅速成为直接生产力。因此,在现代生产发展中,科学生产的科学技术化的发展趋势,逐步形成科学、技术、生产的统一体系。科学技术对生产的高度渗透和作用,已使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的直接生产力。

现代科学技术和原先的科学技术有什么不同

现代科学技术四大特征:

1、知识爆炸

仅50年代以来的30年中,科技新成果就比前二千多年的总和还多;

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花了80年的时间,而从发现原于核裂变到爆炸只用了6年;

1945年研制出的计算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其资讯处理速度提高上万倍.

现在大约10年左右,工业新技术就有30%被淘汰.现代工程师在5年内,就有一半知识已过时.

世界科技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l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当今是3到5年增加1倍.

2、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相渗透、相互作用.

3、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

技术科学化:没有微波技术,就没有射电望远镜,也就没有现代天文学,没有超低温和超高压技术,也就没有超导微观理论;没有x光衍射技术,也就没有现代遗传学.

科学技术化: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的镭射技术、超导技术、基因重组技术等,都是现代科学的直接产物.

4、科学、技术、生产日益结合为统一体系

原模式:按照生产一技术一科学的顺序发展.

现模式: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的发展顺序.使科学技术迅速成为直接生产力.

谁有现代科学技术史的资料?::::::“”“”“”“”“”

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