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资讯 汽车资讯

小米汽车销量破万获独立造车资质副总裁是谁啊_小米汽车 ceo

tamoadmin 2024-08-11 人已围观

简介1.知情人士称小米汽车接近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2.小米造车,背后的组织能力够吗?3.小米造车被央妈点名表扬,为什么大家都看好小米做这件事4.小米造车以全资形式进行,小米造车的底气何在呢?小米宣布进入造车行业,你会对它有所期待吗?新能源大方向不变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就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发展新能源的决心,而当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还比较小,2020年汽总销量2500万辆,而新能源汽车只占了13

1.知情人士称小米汽车接近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2.小米造车,背后的组织能力够吗?

3.小米造车被央妈点名表扬,为什么大家都看好小米做这件事

4.小米造车以全资形式进行,小米造车的底气何在呢?

小米汽车销量破万获独立造车资质副总裁是谁啊_小米汽车 ceo

小米宣布进入造车行业,你会对它有所期待吗?

新能源大方向不变

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就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发展新能源的决心,而当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还比较小,2020年汽总销量2500万辆,而新能源汽车只占了136万辆,因此新能源市场潜力非常大。另外2020年底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显示,虽然当前新能源汽车蛋糕比较小,但在迅速增长变大:

1.小米的战略司机。它不仅是小米集团的业务转型的需求,而且也是小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创造一切聪明的生态。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基本稳定,国际业务是富有成效的,未来的业务形式应该关注充血。

2.雷军的敏锐感。雷军是对趋势非常敏感的人。他在移动互联网中抓住了三个巨大的风港:智能手机(小米手机),互联网旅行(早期小米司机,后来它的演变方向是一个下降),即时消息(MI聊天,虽然有损失与微信的竞争,促进即时通讯仍然是巨大的。Radijun掌舵的一直参与了魏小鹏的投资,这已经与汽车行业联系。

3。出现行业原型。特斯拉,魏,小鹏等一直走到智能电动车的道路,问题几乎是一样的。电池技术,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有新的突破,部分部分零件低于去年,而且供应链更成熟,行业人才储备更多。更重要的是,在国家战略下,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是非常肯定的。总体而言,目前的小米集团是稳定的,风险汽车较低,一切顺利都是合适的机会。什么是小米?

1.优秀的企业家精神,RADI,以及雷军之间的许多企业家精神。公司成立或帮助公司与小米,金山软件和首都等公司。集成了硬件和软件以创造生态成功经验。

如小米,数百家公司在小米生态链。

3.更深入的互联网思维。雷军多年前举起了互联网内核:焦点,终极,声誉,快。与传统汽车公司相比,对互联网和用户的深刻理解是雷军进入汽车行业的武器。

4.汽车工业合作伙伴。雷君的隐藏公民投资在首都,萧鹏等。何小鹏也以雷军为一个创业导师,现在导师想去船,你能总是欢迎吗?就像圈子里的人一样,你必须制作这款新能源汽车。

2.生产资格。表面上有小鹏,武汉和东风并不是不可能的。

小米的经营现金流量238亿(已发行21年报告),资本等资本支持。小米还有什么缺乏?

.小米生态链,准确判断用户需求。随着用户需求的精确判断,基本产品是爆炸。

.自16年以来,小米高度专注于现金流量管理,19年汽车工业人才。每个人的简历都可以准备好,加上永恒,吉奇(百度和吉利),以及华为的未来,汽车行业在两三年内仍有许多商机。但是有更困惑的,朋友注意到哪里是坑,金坑在哪里。

小爱同学&智能家居等联动

其实小爱同学已经在理想汽车上有过实践了,只不过仅仅是小爱同学语音系统。而小米在iot领域有着较多的积累和产品,我个人也是小米智能家居的深度用户

小米在2011年前和之后患有互联网思维的用户创造了很多优秀的案例,所以我担心目前传统汽车公司的情况。小米在汽车中没有经验,但他们对用户的理解,的整合,渴望的效率,是传统汽车企业,面对未来的硬件,软件和未来依赖巨大的交通入口来获取互联网服务模式,他们不会无动于衷。可以说,它不适合他们制作跨境,但汽车应该通过所有界限的所有事物都通过。

目前小米造车的消息,冲上了头条,具体是真是,我们还得等小米的官方发布,不过这个消息迅速冲上了头条,对于很多汽车业内人士也是十分的好奇,小米造车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小米造车会成功吗?

那么作为一个有着汽车行业十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士来说,我个人认为十米造车的成功率很高的,而且是信心十足。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资金层面上完全没有问题。小米作为国内的互联网科技巨头,百亿企业,资金有很大的优势。作为造车的入门费用需要10-15亿人民币(建设厂房,招聘人员,搭建供应链,销售网络等),对于大型的科技巨头互联网企业,这十几亿真的不算什么。另外,如果是资本的介入,更会水涨船高。

第二,汽车人才的建设和招聘。作为互联网企业造车,就需要招聘汽车的专业人才,这一点也是难度不大的。因为我国早已经是全球的汽车产销大国,国内的汽车人才非常多,而且专业,广泛的分布在各个领域,包括汽车造型设计,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整车性能验证,实验等,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和开发等,每个领悟都有着专业的人才。另外,很多欧美的国外汽车专家也早已经扎根在中国工作,致力于汽车领悟的发展,很多宝马,奔驰,奥地的设计师也更多的跳槽投入到自主品牌的建设中去,因此搭配猎头公司的招聘,一定会搭建起来专业的汽车人才团队。

第三,国内的汽车生态圈,供应链体系全球第一。我国作为全球的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汽车生态圈早已经非常完善,汽车发展的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电动汽车。而且汽车的供应链体系非常的完善,对于汽车的任何一个零部件,在国内都能找到很多企业供应商可以来做。无论是底盘件,金属零部件,还是内外饰零件,难度都不大,而且近几年,国内的模具速度发展非常快,新材料,铝合金材料的开发速度也很快,这就导致汽车零部件企业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快速的开发出模具和零部件,并且零部件的DVP试验验证也很专业。

第四,民营企业的初创精神,会加速企业和项目的成功。小米作为优秀的大型科技民营企业,有着创业的干劲和初心,这一点和特斯拉很相似,据说雷军会亲自带对这个造车的项目,我相信一定会大获成功的。相比于国有企业,和外企,民营企业的打法更加的灵活,效率会更高。

我们坚信,小米的造车一定会给国人带来惊喜,同样会带来惊人的效率。我们期待小米汽车上市的那一天。

知情人士称小米汽车接近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近日,小牛创始人李一男的造车创业项目,随着自游家NV的亮相进入了新阶段。而早期高调宣布造车的小米、百度反而推进缓慢,股价也在不断下跌。当然也不是全是坏消息,小米先是内部邮件确认,任命 ARCFOX 极狐汽车前 总裁 于立国,担任小米汽车副总裁兼小米汽车北京总部政委,负责统筹小米汽车综合管理工作、专项业务推进以及小米汽车北京总部组织和人才建设。

另外,2022年北京市将继续实施"3个100"市重点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年内完成投资2802亿元。其中在先进制造业栏目中,小米汽车项目排在新建项目第一位,意味着将在今年加快开工建设。这对于小米汽车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造车项目入选北京市重点工程

每年年初,各地都会发布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坐拥首都优势地位的北京市也不例外。据市发改委日前介绍,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2022年北京市将继续实施"3个100"市重点工程,突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新需求,集中推进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2万亿元,年内完成投资2802亿元。

去年的11月27日,北京亦庄官方微信发布消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科技签约仪式举行,随着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宣告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据悉,小米汽车项目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预计2024年首车将下线并实现量产。

而在签约之后,小米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也入选了今年的北京市重点工程,先进制造业栏目中,小米汽车项目排在第一位,意味着将在今年加快开工建设。目前,相关的土地腾退和拆迁工作正在进行中。

小米汽车制造基地将坐落于亦庄与通州交界的马驹桥智造基地,其中一期是一片农田,二期则涉及村落拆迁。据悉,"马驹桥智造基地腾退指挥部"去年已经成立,制造产业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总占地650公顷(50亩),分东部3300亩、西部4平方公里(约6000亩)区域。

按照最快的工期建设,小米制造基地估计需要一年的时间,毕竟它是全新的入局者。像 特斯拉 这样的熟手,上海超级工厂也用十个月的时间,创造了行业纪录。因此,首款车2024年推出也算是按照既定节奏了,不知道是否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而目前,小米汽车相关的高层管理人员正逐步到位。

造车高端人才基本到位

尽管工厂建设还是加速推进,不过小米汽车的在人才引进上也是不惜重金。首先挖角吉利研发关键人物——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或许是竞业协议的限制。胡峥楠加入了雷军管理的顺为资本担任投资合伙人。

今年年初,小米集团发布内部邮件称,任命于立国担任小米汽车副总裁兼小米汽车北京总部政委,负责统筹小米汽车综合管理工作、专项业务推进以及小米汽车北京总部组织和人才建设。这个任命可以看出,极狐的工作经验让于立国成为小米汽车的二号人物。

而除了汽车行业内人才,雷军还将一批精兵悍将投入造车业务,包括小米集团合伙人、中国区总裁卢伟冰、CFO林世伟,以及分管人事、大家电等业务的几位联合创始人。可以说,为了造车小米重金投入,承诺要在10年内拿出100亿美元,而且首批已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造车资质依旧是拦路虎

除了人才和基地基本准备就绪,造车资质依旧是小米的拦路虎。此前有消息称小米有意收购宝沃工厂,而现在自建基地,或许是要找更便宜的造车资质,当然也可能依靠北京市来申请造车增资。而以蔚小理为例, 蔚来 用的代工模式,用的是 江淮 的生产资质,理想则是通过收购力帆工厂获得生产资质。小鹏先期是海马代工,后续自建工厂获得生产资质。

尽管小米,作为蔚来和小鹏背后的投资人,雷军对造车这件事有多烧钱应该不陌生。但为了IT企业转型,雷军依旧大手笔造车,也算是顺势而为。毕竟苹果、华为等早已开始布局汽车行业。财报显示,小米2020年全年净利润130亿元。如果按照雷军,每年拿出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亿元)造车,相当于花掉小米一半的净利润。

这样的烧钱造车,并未让雷军停步,相反为了造车小米还先后投资了包括纵目科技、禾赛科技、几何伙伴、裕太微电子、孔辉汽车、黑 芝麻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智能、赣锋锂电、卫蓝新能源等在内的多家供应链企业,涵盖ADAS、高阶自动驾驶、激光雷达、4D毫米波成像雷达、车载芯片、电池等众多核心技术领域。 @2019

小米造车,背后的组织能力够吗?

易车讯 日前,有媒体报道,小米汽车接近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据悉,有相关汽车行业的知情人士确认了以上消息,但同时也表示,在最终获颁资质之前,小米的造车资质仍有可能存在变化。

从2017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收紧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申请和审核。而根据行业人士的消息,小米汽车获得的这张生产资质来自于宝沃汽车。

2022年11月29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法院宣告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破产的公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11月29日作出(2022)京01破91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宣告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破产。

公开信息显示,小米汽车工厂项目位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分两期建设,一二期设计产能皆为15万辆。一期工厂已于2021年4月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6月竣工。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表示,“小米汽车争取15-20年进入世界前五”。根据此前报道,雷军个人将一半的工作时间分配给小米汽车。小米汽车在2024年实现首下线并量产。雷军认为,这个量产时间没有太晚,因为汽车是百年赛道。

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看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

小米造车被央妈点名表扬,为什么大家都看好小米做这件事

年初,雷军高调的宣布小米造车,小米手机已经成全球第三,接下来,小米 汽车 会成吗?

我们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只能梳理过去小米手机为什么能成,给大家一些思考。我们也不框定什么是组织能力,听听大佬怎么说。

一、雷军谈小米的成功

去年4月份,雷军有一个小米十周年的讲话,他总结小米的成功,简单可归纳4条:

1、聚人才

雷军说,创立小米干的第一件最了不起的事情是什么?是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汇聚了在各个领域里面超一流的人才。

雷军说,很多人说我们找不到人。我只问一句,你们每天有多少时间在找人?至少在小米创办初期,我每天都跟大家谈到凌晨两点,从早上九、十点钟开始,我百分之百的精力在招人。

我把所有可能的人列成名单,我是一个一个亲自给每一个工程师打电话,约他出来一起聊一聊。其实刚开始很难,他们不相信我能做得成。所以,我们花了五、六个月的时间招人。

2、抓风口

雷军说,我觉得小米做到今天,除了我们找了一帮优秀的人,觉得最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是我们站在一个非·常好的市场时间点,就是我讲的台风口。这个成功99%的原因是因为台风口。

雷军强调说,找准时间点很重要,小米创办的时间点刚刚好。我们内部也反复商量说要是再早个半年、一年可能更好,但是我认为我们已经是95分的时间点,如果你比小米再晚一两年进入这个市场,其实机会也不大了,成功的困难会提高很多。

换个说法,就是“小米抓住机会的能力”太强,这次雷军果断的造 汽车 ,感觉“台风口”又来了。

3、拼

雷军说,小米成长得到了 社会 各界的支持非常重要,包括股东。因为没有这些你是做不起来的,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拼的过程,哪怕它帮了你,之后贡献不大了,但是你不能说第六个馒头吃饱了,前五个馒头就不重要。

雷军还强调,在小米在成长过程,更离不开国家政策对企业的扶持和帮助。大家能看到的,雷军每年年初参加两会都跟劳模一样。

4、赢口碑

雷军形容小米与用户的关系是“鱼水情”关系,强调“坚持和用户交朋友, 做产品的时候做到用户能够尖叫,让用户发自内心深处觉得你的产品好”,这的确是小米的特长。

雷军说,赢得口碑背后要超过用户预期。

怎样才超预期呢?雷军说,

大家留意一下,雷军谈小米的成功,绕开咨询公司或其他大厂通常会说——战略、文化、价值观、更侧重的是:产品,用户,市场,创新。

二、梁宁谈小米的成功

产品思维大咖梁宁认为,小米的成功核心是——拼效率,这个“效率”有三个含义:

1、创新效率——小米的护城河

2011年,小米手机一代发布,三年时间就做到了中国第一、世界前三,在全球的硬件企业中,这基本上是绝无仅有的成长速度。

2015年和2016年,这两年小米挺困难的,但是在2017年奇迹般地逆转了。

梁宁认为,小米崛起的背后是在进行一场“效率革命”——小米用1亿人民币来研发一款手机,单款小米手机的研发投入可能是同行业的10倍,但是总研发成本,小米却是其他品牌的1/10。

2、智能效率——小米的逆袭

2015年和2016年两年是小米的负向周期,小米前途堪忧。

梁宁说,这个时间段,因为oppo、vivo快速做了渠道下沉,开 60万家专卖店。而小米一心一意专注在线上,错过了县、乡市场的线下换机潮,这是小米掉队的本质原因。

后来,小米开始重视线下,迅速把渠道扩张成了一张立体的网。线下零售做到了27万的坪效(全球第二),并开1000个小米之家,最有突破性是,小米利用个人流量一年的时间开了20万家小米小店,小米是开到100万家。

梁宁总结,小米这次逆袭靠 “智能效率”——背后是小米长期积累的用户数据、网络数据。

3、管理效率——成果数字化

梁宁说,小米打造了一个全员面对用户的组织结构,接受来自用户的压力。你让员工修改一个东西,两个人是要相互说服的。

如果你要拿领导的权威去压他,他可能就会说那我改吧,但心里不服气。如果这个建议是来自用户,这个员工自己就默默改了,他加班也得改,而且心服口服。

用雷军自己的话来讲:互联网把人数字化了,把每个人的工作成果全都数字化了。每个人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数字,数字自然会对人产生压力。

总结,小米成功是不是靠“效率革命”不好下结论,可以下结论的是,梁宁重新定义

了“效率”。

三、刘润谈小米的成功

刘润前段发了一篇文章,重点提到他专访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王川分享小米创新管理方式:超级扁平化、网状组织。

文章写得比较细,有很多工具,推荐HR去读。

1、超级扁平化

小米3万人,按管理幅度6算的话,得5000多基层经理,怎么可能还“扁平化管理”呢?

王川提到,解决问题靠用新方法、新工具,比如开会,小米就用不说话只打字的“飞阅会”。

常规的开会是用声音开会的,而且声音有独占性,“飞阅会”就鼓励用文字在线上开会,打破声音的独占性,而且开会的文档不用PPT,开会的时候,汇报人不说话;

要求与会者自己看文档,有问题可以文字提出,汇报人跟进。这就相当于开会的有人举手提问。

2、网状组织

传统的树状组织(科层组织)容易遇到一个问题,比较依赖单颗中央处理器(CPU)的算力来决策,如何改进这个bug?

一是进化到矩阵组织,但矩阵组织还是有天花板,二是直接进化到网状组织。

谈到网状组织的时候,王川举例,小米用到“飞书”的两个功能,一是“@”(集结号),@重点是提醒、召集,瓦解了传统汇报关系,以“事”把大家串联。二是“ ”(解散号),事情完了,大家就地解散。

“用@集结,用 解散”之后核心逻辑是,所有人都可以在一张网上,守候着各自的节点。以前是“事儿围着人转,现在是人围着事儿转”,一旦有“事”,聚是一团火;一旦完成“事”,散是满天星。

当然,靠一个方法、一个工具就试图解决“科层组织”的bug,显然是不科学的。不过,小米在管理创新上的 探索 ,依然值得我们去肯定和学习。

四、晚点团队谈小米的短板

晚点团队今天最新的文章《进攻与防守,小米造车后的双重组织架构》,上来就点出小米的软肋——小米的组织能力尚未经过大考。

前面我们提到小米有很多优点,也适当了解小米的短板,看看晚点的观点:

1、雷军管得太细

雷军过于追求对执行细节的掌控。据《 财经 》杂志报道,发布会前,雷军会仔细研究 PPT、文稿,看每一个条目、用词,他不希望有任何差错。

小米前硬件产品负责人说,只要做产品,“最终面对的那个人绝对是雷总”。产品开发过程中,雷军会直接向负责人提出不少要求,不论对方是否直接向他汇报。

小米的一位投资人曾评价,雷军作为管理者,缺点是 “太勤奋了”。这挤压了雷军本人做战略思考的时间和下面管理团队的成长空间。

2、高管培养不足

2018 年小米上市后不久,启动了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四块业务被重组为十个一级部门,由一批以 80 后为主的年轻高管分别负责,直接向雷军汇报。

雷军曾说,小米要 “着手培养、提拔一大批年轻管理干部”。但三年过去,那批一级部门总经理中,只有当时负责小米有品电商的高自光晋升为集团副总裁,并进入了手机核心业务。

去年,原本由这些年轻后备干部领导的一级部门又被重新整合。总得说来,上一轮小米对内部青年高管的 提拔和培养“难说成功”。

3、组织能力需补课

小米今年大规模招聘了 5000 名应届毕业生,直接推动员工数量从今年 3 月底的 2.3 万人增至目前的约 3 万人。雷军此前一直谨慎对待公司扩张,上一次增长 7000 人,小米用了 39 个月。如此多新人会不会将给小米的管理带来新的冲击?

雷军名言:“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随着小米原有主业,手机业整体增长见顶,小米到了要回答 “没有风口怎么办” 的阶段。

小米目前的应对之法,一是造车业务去寻找新的增长,从 0 到 1 进入一个新领域,雷军已有成功经验。

而提升小米原有业务的组织管理水平,这项任务也许更难。关键是雷军准备all in 造车去了,成立 11 年的小米,组织能力面临着大考。

晚点这次文章着力点不是小米造车的能力,而是小米手机原有的组织能力。

五、小米 汽车 能成吗?

如果小米 汽车 要赢,靠什么?在年初雷军宣布造车的长文上,他强调3点:

1、抗造能力——跟友商比,我们有钱

雷军说,“目前小米有稳健增长的全球第三手机业务,有最好的智能生态,还有1080亿元的现金储备。未来十年,我们将投入100亿美元,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不用说, 汽车 肯定比手机要费钱,雷军说到,小米造车要担当的行业风险——百亿级的投资,三五年才能见效。

2、用户预期——跟友商比,我粉丝多

雷军说,发布会前,我们在微博上做了个调查,结果有超过95%的网友支持小米造车。

他还提到一个帮小米粉丝改造一辆智能房车和一个买了35万小米产品粉丝故事,情怀满满。

跟其他造车企业比,小米比较善于“捕捉”用户期待,也可以理解小米造车有“人味儿的”的初心。

雷军说:“我期待,在全球每一条路上,都有小米智能电动车驰骋的身影;我相信,小米能让我们的每一位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都沉浸在 科技 带来的幸福生活中。”

3、亲自领路——跟友商比,我身体强

跟马云、刘强东退居二线、马化腾等互联网大佬退居二线,这次小米造车,雷军又一次亲自上阵。

雷军说“这一回,我将亲自带队,这将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很清楚,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我愿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声誉,再次披挂上阵,为小米 汽车 而战!”

读雷军这篇文章的时候,最有意思的他几段“心路历程”:

“从程序员到管理者,从创业者到投资人,从互联网到硬件,都是认知结构和人生阅历的巨大翻新。这几次重大的蜕变都需要无畏的勇气、坚定的意志、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对抗巨大痛苦的韧性。”

“每一次进入新的领域,过去的知识、经验、声望、荣誉,大部分都清零了,你能依靠的,只有一颗一往无前的心。”

“手机业务好不容易才重回世界第三,这一仗还没真正打完,做车会不会分心?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时代的大潮面前,我们将何去何从?”

“我们敢不敢干?在困难面前敢不敢亮剑?我反复问自己,我还能有十年前一样的勇气,十年前一样的决心,甚至十年前一样的体力吗?”

刚一开始读这个,会有鸡汤感,多读几篇就上头了。文章最后,献上我们的祝愿,希望小米 汽车 能成吧。

小米造车以全资形式进行,小米造车的底气何在呢?

这段时间 科技 圈最大的新闻就是小米官宣造车了。雷军表示,小米 汽车 是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和战绩,亲自带队,为小米 汽车 而战。基本上在各个平台都能看到网友们热烈的讨论。很多 汽车 行业人士也对小米造车这件事比较看好。

甚至连官媒都对小米造车这件事高度评价:雷军宣布小米将正式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市场,小米的加入,给全球的新能源 汽车 领域汇入强劲的创新的产业动力。小米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前期100亿人民币,持续100亿美元的投入,另外一方面,小米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弯道超车”,所以小米在 汽车 领域也会有亮眼的表现!

让我不禁思考,也在想雷军在发布会说的那样,为什么那么多人希望小米造车?为什么大家认为小米一定能赢?

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相信读者们都有多多多少少用过或者了解过小米的产品吧。小米虽然是出了名的杂货铺,但是绝大部分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感动人心,价格厚道”。所以大家希望小米造车,也做出来品质优秀但是价格厚道的 汽车 。

第二个问题回答起来就要复杂很多,为什么那么多人都看好,甚至包括官媒。

第一点就是现在整个行业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可以说到了一片蓝海,小米现在下场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特斯拉时代,连个锂电池供应商都找不到,只得忽悠松下帮他造笔记本电池。蔚来的时代,最初买不到高功率永磁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只得自己造。电机电控、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到整车设计制造,国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甚至局部还略有领先。

第二点有市场。2013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年销量仅1.76万辆,到2018年突破到125万辆。2019年,即便面对 汽车 产业寒冬,新能源 汽车 补贴退坡50%以上,全年销量依然突破了120万辆。院发布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售量达到 汽车 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这就相当于500万辆的市场,意味着未来5年,新能源 汽车 市场的销量将再扩大4倍。

第三点小米准备充分。造车是个资金技术高度密集型行业,是个集硬件、软件、互联网一体的大产业。小米选择此时入场,早已做好了充分论证和准备。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在过去75天里经历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200多位 汽车 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两次正式的董事会,才终于迎来了小米史上的最重大的决定。

造车是个烧钱的事,但是现在的小米还真不缺钱。小米未来十年,将投入100亿美元,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重点是!还有1080亿元的现金储备。

第四点小米自身也有优势。也就是小米手机成功的经验,即铁人三项,兼顾硬件、软件和互联网服务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也同样适合于 汽车 行业,这也是现在的造车新势力在做的事,不光是造出一辆车,而且是在服务体验生态上完全给传统 汽车 行业不一样。

但是虽然说了多小米的优势,这么多人看好小米造车,但是也没有人敢说小米造车一定成功,毕竟已经有多少家造车新势力折戟了。总的来说,还是希望雷军的这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成功!

在小米的新品发布会上,小米总裁雷军发布了小米造车的消息。并且宣布小米将成立电动智能汽车的全资子公司来完成造车梦想。这也基本上宣告了小米独立造车的。小米作为一个以智能手机为主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想要独立继造车确实需要付出很打的努力。但是相信小米有实力也有底气来完成造车的梦想。

小米造车的底气。首先就是充裕的储备资金。小米已经为造车准备了1000亿元人民币,而且是现金,不是也不是抵押,这样的巨额的储备资金无疑为小米的造车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其次,丰富的互联网运营经验。小米在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攒了丰富的互联网运营经验,拥有了庞大的粉丝群体和忠实用户,这些也为小米汽车未来的营销和推广奠定了基础;最后,智能化的技术。小米以手机为期待,已经在家居智能和生活智能上拥有了实践经验和很多专利技术,这些技术也为小米造车的智能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一、充足的储备资金。

小米已经为造车准备了近1000亿元的人民币,这样的资金储备无疑为造车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这些只是储备资金,还不算小米的其他资产,所以说小米造车有资金上的绝对实力。

二、丰富的互联网运营经验。

可以说小米是现在互联网营销的鼻祖,他们在互联网营销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也培养出了庞大的粉丝群体和忠实用户群体。这两点也为小米汽车未来的营销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三、智能化的优势。

虽然说小米没有造过车,但是小米的智能化发展程度也是非常高的。在生活智能化方面的技术优势对于小米汽车的智能化也帮助很大。这也为小米汽车智能化提供了有利条件。